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長沙市智能感知與數據科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張瑞 審核人:李映輝 發表時間:2019年12月05日 來源:2003网站太阳集团

一、建設起源及目标

《中國制造2025》提出,“基于信息物理系統的智能裝備、智能工廠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領制造方式變革”,要圍繞控制系統、工業軟件、工業網絡、工業雲服務和工業大數據平台等,加強信息物理系統的研發與應用。《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确提出,“構建信息物理系統參考模型和綜合技術标準體系,建設測試驗證平台和綜合驗證試驗床,支持開展兼容适配、互聯互通和互操作測試驗證。”

智能感知與數據科學是CPS的核心支撐技術,2003网站太阳集团籌建的長沙市智能感知與數據科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将圍繞智能制造的感知與數據處理和應用展開研究,聯合共建單位,在CPS框架下,開展協同示範應用的展開。2003网站太阳集团于2016年獲批“十三五”國家産教融合發展工程應用型本科規劃高校,學校明确提出了轉型發展,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創建特色鮮明的應用型本科大學的目标,大力支持創新與産教融合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組建了“長沙市智能感知與數據科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解決信息物理系統的感知與接入,面向企業應用的大數據建模、分析和處理,以及協同示範應用,主要目的包括2個方面:

(1)研學産融合,推動信息物理系統的核心技術體系研發以及示範應用

CPS是支撐兩化深度融合的一套綜合技術體系。當前,面對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競争制高點的新形勢,面對“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的戰略方針,面對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戰略任務,迫切需要構建支撐兩化深度融合的技術體系。信息物理系統通過集成先進的感知、計算、通信、控制等信息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構建物理空間與信息空間中人、機、物、環境、信息等要素相互映射、适時交互、高效協同的複雜系統,實現系統内資源配置和運行的按需供給、實時響應、快速疊代、動态優化。上述目标的達成,感知與數據科學是基礎,因此,圍繞信息物理系統技術體系中的智能感知和數據科學技術開展研究和示範應用推廣,将有力地推動湖南省傳統制造産業的升級和轉型,建設制造強省。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将積極參與CPS的标準建設和核心技術研究,聯合長泰機器人有限公司/長沙有色冶金研究設計院等長沙市大型制造企業和設計院,研究針對智能工程機械與機器人、有色數字礦山的智能感知與接入技術,在部分核心技術上有所突破,建立有針對性的測試驗證平台和綜合驗證試驗床,開展協同協同示範應用的研發,推動長沙市智能制造中心的發展與實施。

(2)産研學融合,推動創新、學科交叉高端人才培養

當前,《中國制造2025》正處于全面部署、加快實施、深入推進的新階段,面對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進程中不斷湧現的新技術、新理念、新模式,迫切需要研究信息物理系統的背景起源、概念内涵、技術要素、應用場景、發展趨勢,以凝聚共識、統一認識更好的服務于制造強國建設。而CPS是對智能制造技術的具體實施方案,它所需的創新、交叉學科技術人才緊缺。智能感知與數據科學重點實驗室的建設,與本地大型制造企業和設計院所聯合共建,對CPS的核心技術“智能感知與數據科學”聯合攻關和示範推廣,将培養一大批有豐富工程經驗的交叉學科創新型人才。

随着産教融合與産研學合作的進一步深入,完善應用型人才培養層次,開展相關專業的工程碩士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是更好的建設“産教融合發展工程應用型本科規劃高校”的必然選擇。一是有利于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更好的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二是有利于與企業開展産學研合作的研發隊伍的團隊結構建設,更好的實現産教融合;三是有利于更好的發揮産教融合的合作效益;四是有利于通過項目合作方式,學校與企業共同培養面向企業需求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零距離。

二、學術帶頭人及隊伍建設情況

學術帶頭人李方敏教授簡況:男,工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傳感器網絡專業委會委員,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曾任武漢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寬帶無線通信與傳感器網絡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電子學報、計算機學報等刊物特約審稿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網絡評議專家、湖北省科技發展計劃技術領域專家組成員、國家科技成果獎會評專家。

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在研2項,及其它科技項目20項以上,獲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和湖北省技術發明二等獎各1次,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次,申請發明專利50多項(授權22項)。

目前工程技術中心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專兼職結合的研究團隊,共39人,其中專職人員30人,兼職教師9人。專職教師中,有教授6人、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15人、博士21人。

三、近5年的重要科研成果情況

近5年,中心成員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0項、橫向合作項目10項,科研經費達1327萬元,其中橫向合作項目經費為570萬元,在國内外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77篇。獲湖南省高校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版權: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洪山路98号    聯系電話:0731-8426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