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設起源與目标
湖南省學習型社會建設研究基地創建于2006年1月,2007年1月11日被正式列入第三批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作為湖南省唯一一個以學習型社會建設為研究對象的綜合性研究與咨詢機構,該基地通過整合高等教育學、管理學等優勢研究力量,搭建多學科滲透的研究平台,緻力于為湖南省建設學習型社會、學習型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和長沙市建設學習型城市提供服務。
二、基地方向和特色
基地在建設與發展中,逐漸明确了三個主要研究方向:其一,學習型社會建設與學習創新研究方向,圍繞學習型社會建設的理論基礎這一主題,以學習創新為切入點,重點研究了學習型社會的内涵與特征,學習型社會建設與學習創新的關系,學習型社會建設對大學教育教學創新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學習型社會學習創新的目标、内容等問題,在學習創新與學習能力研究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其二,學習型社會組織建設研究方向,圍繞學習型社會組織建設這一主題,重點研究了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高校建設問題。在學習型黨組織及其學習能力建設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其三,學習型社會文化建設研究方向,圍繞學習型社會文化建設這一主題,重點研究了學習型社會的文化特征,學習型社會的文化創新與傳承等問題,在長沙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三、基地隊伍建設情況
基地現有專兼職研究人員12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10人。基地負責人胡石明教授,基地首席專家、學習型社會建設與學習創新研究方向帶頭人屈林岩教授,學習型社會組織建設研究方向帶頭人何旭明教授,學習型社會文化建設研究方向帶頭人薛其林教授,研究骨幹王向紅、谷建春、鐘雲華、劉希良、夏卿坤、周文軍、吳慶華、吳曉春等。
四、近5年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
(一)獲得的國家和省級項目
近五年來,基地研究人員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15項。
(二)獲得的省部級獎勵
近五年來,基地研究人員獲得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湖南省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湖南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
(三)發表的論文
近五年來,基地研究人員在CSSCI來源期刊以及擴展版期刊共發表論文21篇,2篇被《新華文摘》論點摘編。在《光明日報》和《中國教育報》理論版各發表論文1篇。
(四)産生重大社會影響的成果
省級重大招标項目“我省進一步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的思路和對策研究”,提出了湖南省進一步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的思路和對策,在項目研究基礎上形成的提案得到中央領導和省市主要領導批示,部分政策建議已在實踐中得到運用,産生了預期成效。承擔并圓滿完成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重大共建項目“長株潭城市群教育綜合改革研究”子課題——“長株潭城市群學習型社會建設研究”,為長株潭城市群學習型社會建設和終身學習社會的形成産生了較好的社會影響。